薛贵课题组在《自然人类行为》发文呼吁全球关注儿童脑发育多样性研究
2025年4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薛贵教授课题组应邀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人类行为》发表题为《儿童发展研究中的大规模多样化脑数据》(Diverse and large-scale brain data in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的评论文章。该文系统阐述了儿童脑发育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项目(Chinese Child Brain Development project, CCBD)对提高全球儿童脑科学研究的多样性与普适性的独特贡献。
儿童大脑发育对个体成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43%的5岁以下儿童(约2.5亿人)面临发育滞后风险,而中国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已达17.5%。然而,当前全球脑科学研究存在显著样本偏差——约80%的研究数据来自欧洲裔人群,导致结果难以推广至其他文化背景群体。在此背景下,亟需通过大规模多样化队列研究揭示儿童脑发育的普遍规律与文化特异性机制。
为应对这一挑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多家机构启动了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项目(CCBD)。该项目整合横断面与纵向研究设计,计划覆盖超过45,000名中国儿童,包括: - 6-18岁横断面样本约5,000人; - 6-7岁纵向追踪样本约20,000人; - 3-8岁前瞻性队列10,000人(聚焦阅读障碍成因); - 基于“广州出生队列研究(BIGCS)”的6-12岁儿童10,000人(追踪学习困难与心理健康早期预测因子)。
项目将收集多模态数据,涵盖认知行为、社会环境、脑成像(EEG、结构/功能磁共振)、遗传信息等,并结合城市化、生活方式和文化变迁等宏观因素,探索儿童脑发育的动态轨迹。通过与全球其他大型队列(如美国ABCD、印度cVEDA)的数据协作,CCBD有望揭示遗传-环境交互作用的跨文化差异,为教育政策制定和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克服大规模脑发育研究三大核心挑战,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并助力解决儿童发展的全球挑战,文章呼吁全球科研机构、政府与产业界共同响应行动倡议,包括: - 开放科学与国际协作:推动数据共享与跨国合作,提升研究可重复性; - 深度表型分析:结合队列研究与精细化表型追踪,解析发育亚型特征; - 跨领域的干预研究:联合教育、医疗与产业界,开发循证干预方案。
该研究得到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1ZD020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30039、32441110)等项目的资助。课题组博士生张亮为论文第一作者,薛贵教授为通讯作者。
论文标题
Diverse and large-scale brain data in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5-02186-6
实验室网站
https://cbls.bnu.edu.cn/